单板自动烘干线是木材加工(尤其是人造板生产)领域的关键自动化设备,主要用于对胶合板、纤维板、刨花板生产中的 “单板”(薄木片,厚度通常 0.2-3mm)进行连续、高效、均匀的干燥处理,核心目标是去除单板中的多余水分(将含水率控制在 8%-12%,适配后续胶合、热压等工序要求),同时避免单板开裂、变形、碳化,保障板材最终品质。

单板自动烘干线基于 “强制热风对流” 或 “红外辐射加热”(主流为热风式)原理,通过 “输送 - 加热 - 控温 - 排湿 - 冷却” 的连续闭环流程,实现单板干燥的自动化与标准化,具体流程如下:
上料阶段:人工或机械臂将待烘干的湿单板(含水率通常 20%-60%)整齐铺放在输送带上,部分设备配备 “单板对齐装置”,确保单板在输送中不偏移;
预加热阶段:单板随输送带进入预热区,通过低温热风(40-60℃)初步加热,缓慢提升单板温度,避免后续高温导致表面水分骤失而开裂;
主烘干阶段:进入高温烘干区(80-120℃,根据单板材质、厚度调整),烘干箱内的热风循环系统(由风机、风道、加热管组成)向单板表面强制输送热风,热风与单板表面形成温差,快速带走单板内部渗透至表面的水分;
控温排湿阶段: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烘干箱内湿度,当湿度超过设定阈值(通常 50%-70% RH)时,排湿风机自动启动,将含湿热风排出,同时补充新鲜空气(经预热处理,避免温度骤降);温度传感器则联动加热系统,确保烘干区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;
冷却定型阶段:烘干后的单板(含水率达标)进入冷却区,通过常温风或低温风快速降温至室温,避免高温单板直接堆叠导致 “回潮” 或变形;
下料与检测阶段:冷却后的单板经输送带送至下料端,部分高端线配备 “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”,自动筛选含水率超标的单板(回流重烘),合格单板则由机械臂或人工堆叠存放。